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工作动态
让人民群众共享灵宝法院“智慧红利”
作者:王琦 孙国华  发布时间:2022-11-30 09:15:29 打印 字号: | |



    2022年,面临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灵宝市人民法院主动适应新形势,充分运用智慧法院建设成果、信息化手段开展各项审判执行工作,初步达到“智审、智执、智服、智管”,办案质效不断提升,诉讼活动井然有序,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以“智”取胜。

    “微法院”办案全面推开

    “你那边能听到我的声音吗”“看得清楚画面吗?”……2022年10月13日,灵宝法院卫常辉法官在开庭前与当事人确认信号。

    原来,豫西底董村有两位当事人因暴雨积水损坏房屋而引发诉讼,一审后双方再次上诉被中院发回后启动再审程序。双方当事人分歧很大,又处在疫情防控和二十大召开前后的关键时刻,卫法官认为该案应该立即开庭再审,一刻也不能耽误,他前后三次通过云间网上庭审程序,对分别处在偏远乡镇和西安的双方当事人进行开庭、调解,三次网上办案后,最终促成双方达成一致调解协议,又通过“集中送达平台”完成电子送达结案,至此案结事了,双方当事人均表示满意。

    今年以来,灵宝法院全力推广“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微信小程序,实现了网上立案、网上保全、网上缴费、网上开庭、电子送达、网上阅卷阅档等“一条龙”服务,特别是下半年,疫情防控形势空前紧张,不少当事人因打工身在外地不能返乡,诉讼业务的网上办理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成都公司代理人、上海律师、受疫情被隔离的当事人……很多当事人都没进法院大门,就拿到了判决书和执行款。

    智能“小法”全程在线

    “您好,我是灵宝法院智能机器人小法,请问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吗?”灵宝市人民法院诉讼服务大厅里,智能机器人“小法”总是热情地与群众打招呼,它并非徒有其表,前不久通过线上解决了灵宝法院党组成员卫常辉法官的一件头疼事。

    原来,该法官的同学家住省会郑州,有涉及邻里纠纷的案件,想了解一些信息,卫法官无法透露案情,灵机一动,便将机器人“小法”的二维码推送给同学,老同学对症查询,一方面,老同学不再以咨询案件为由了解案件,法律问题获得满意答案,另一方面,法官也不涉嫌干预案件审理,轻轻松松,达到了“双赢”的效果。

    “钉钉”“法信”全力提速

    2017年9月1日,灵宝法院手机钉钉智能办公APP试运行,这在当时全省范围内属于领先水平。自“钉钉”办公运行后,灵宝法院OA审批、考勤管理、视频会议等功能同步推进,且钉钉组织分别与全国四级法院组织对接,切实解决了机关内部司法管理信息化问题。2021年新版移动办公办案平台上线后,运行流畅无卡顿、短信及时不延迟,截至目前,全院移动办公率达到100%。

    今年以来,灵宝法院能动作为,坚持“跳出法院看法院”,立足自身信息化工作的同时,善于学习并运用兄弟法院先进的智慧化应用,如执行节点短信推送系统、执行标的物精细化管理系统、电子卷宗OCR识别、语音转文字、“法信”等,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应用工作实施办法、网络安全管理规定、重点应用考核办法,发布15期网上办公办案情况通报,促使上级法院信息化考核的十五项核心指标达标晋位,共收案11572件,结案11450件,结案率93.85%,网上立案8049件,网上缴费 5155笔,电子送达率98%,小额诉讼使用率达53.12%,各项考核指标位居全省全市前列。

    接下来,灵宝法院将继续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目标导向,加快推进智慧法院建设成果深度应用,让互联网司法成为一种习惯,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受触手可及的公平正义!



 
责任编辑:综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