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宝市人民法院阳平人民法庭位于灵宝市阳平镇灵湖路,距离市区25公里,下辖阳平镇和西闫乡两个乡镇,辖区总面积364.6平方公里,83个行政村,总人口12.8万人。
近年来,阳平法庭从“办小事、审小案、解小愁、除小患、惠小康”入手,做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治理不缺位”,致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2022年,共受理各类民事案件406件,审结376件,结案率92.61%。“立审执一体化”方面,首执案件立案35件,执结30件,案件实际执结率为82.86%,审判整体综合质效位居五个法庭首位。先后被三门峡中院授予集体三等功,被灵宝市妇联会评为“乡村振兴 巾帼行动”先进集体,李佳庭长荣立个人三等功,被评为“三门峡市优秀青年卫士”“全市人民满意的政法干警”“灵宝市向上向善好青年”等荣誉称号。
坚持党建引领 筑牢法庭建设根基
始终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将法庭作为党建工作的前沿阵地,在法庭开展“微党建”。积极贯彻落实党组部署,认真学习贯彻习总书记关于“枫桥经验”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每月组织召开党建活动日,撰写相关学习笔记24篇。丰富党建活动载体,完善以党建文化墙、党员活动室为主体的精品文化平台,打造具有阳平特色的党建文化品牌。积极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组织法庭干警下沉一线开展疫情防控、入户走访、政策宣传、志愿服务等,做到密切联系群众、热情服务群众。
强化诉源治理 织牢源头防范网
为最大力度化解矛盾纠纷,阳平法庭以“化解矛盾,解决纠纷,维护稳定,促进和谐”为目的,构建以人民法庭、村民调组织、司法所、综治办、村委会等为主体的纠纷化解格局,发动和加入各部门“网格化”工作,以网格员的身份坚持多元化解纠纷,以实际行动践行“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新时代“枫桥经验”。
创新工作形式,将被动办案变为诉前调解,统筹镇综治、司法、村民调员、村社干部建立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新机制,组建“矛盾纠纷排查”微信工作群,由村干部、村民调员以村、社为单位积极反响矛盾纠纷摸排情况。目前,法庭委派调解案件30余件,成功调解婚姻纠纷4起,家庭纠纷3起,邻里纠纷3起。
以巡回审判点、便民诉讼服务站点为依托,配合辖区乡镇政府、社区居民委员会、农村村民委员会以及人民法庭辖区内的事业单位、机关、学校等场所,设立相对固定或者流动的诉讼辅导、诉调对接、法律咨询、信访接待、联合调解、巡回审判等服务站点。派员到巡回审判点、便民服务站点,灵活采用多种方式就地开展便民服务,第一时间介入矛盾纠纷,特别是群体性矛盾、突发性纠纷,及时提供专业指导,早发现、早疏导、早化解,将大量矛盾纠纷消化在萌芽状态,解决在诉讼之前。
注重保护与发展 探索生态环境审判新路径
鉴于阳平法庭特殊的地理位置,辖区常有黄河滩地纠纷案件发生,为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财产权益,在阳平镇阌乡村村部设立黄河纠纷案件专业法官工作站,就黄河滩地承包经营权纠纷案件,进行专业化审理,就地解决群众来电咨询,就地化解矛盾纠纷。同时,在灵宝市裕兴果蔬合作社设立香菇产业纠纷专业法官工作站,就群众在香菇种植、采摘、包装、买卖、运输等一系列活动中产生的矛盾纠纷,进行一站式服务。
讲好法治故事 营造基层治理法治氛围
紧紧围绕法庭工作重点,不断创新宣传方式方法,法庭庭长受邀担任辖区中小学法治副校长,到社区(村组)、学校、企业宣传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等法律知识,开展专题讲座16场次。先后到灵宝市西华村部、西闫乡西吕店村、阳平镇涧口村、灵宝市爱心敬养院开展巡回审判4次,到金源矿业鑫灵分公司等企业开展司法宣传2次。
自“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以来,用生动、灵活、易懂的方式,通过网站、天平号(天平阳光)、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新浪微博、学习强国、抖音等载体,对法庭好经验、好做法、好人物、好事迹进行宣传,向人民群众及时传递法院信息,普及法律知识,强化辐射带动,在各类媒体发表宣传稿件23篇,积极营造安全、稳定、和谐的法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