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27日,灵宝市人民法院阳店人民法庭调解了一起“特殊”的民间借贷纠纷案,儿子杨某鹏作为侵权人应当承担对被害人的还款责任,但其父亲杨某周自愿代子偿债的行为彰显诚信可贵品质。
2020年12月,杨某鹏虚构事实,以帮被害人张某源讨要工程款为由,骗取张某源53000元,退赔5000元后,剩余48000元一直未还,因涉嫌诈骗罪,该案立案侦查。为取得张某源谅解,减轻儿子杨某鹏的刑罚,杨某鹏父亲杨某周以自己名义向张某源出具借条一张,因该款项一直未偿还,引起张某源诉讼。
案件受理后,承办法官积极与双方当事人取得联系,充分了解案件情况后,组织双方进行面对面调解。“钱我们确实应该还,但儿子出了这样的事情,我们老两口收入微薄,只能攒一点还一点。”本案被告杨某周说道。“我也体谅你们作为父母的心情,但这几年经济形势紧张,我的正常生活开支也不能保证,希望你们尽快把钱还了。”张某源表示。双方的言语中均透露出无奈。
随后,承办法官杨晓峰分别从原、被告角度出发,设身处地展开调解工作,使被告认识到替儿子承担还款责任并出具借条,应该履行还款义务,同时也劝说原告换位思考,考虑被告的实际情况和困难,相互体谅。最终,促成双方达成一致调解协议:被告杨某周于2022年11月7日前偿还原告张某源2000元,剩余46000元从2022年12月7日开始,每月7日前偿还原告1000元,直至付清为止。原告张某源愿意退一步让被告分期偿还,被告杨某周也表示会努力挣钱,争取早日将款项还清。调解过后,承办法官依法向双方送达调解书,告知被告要按照约定及时归还款项,原告对法官耐心调处双方矛盾表示感谢。
人民法庭是解决基层纠纷的重要力量,是化解百姓矛盾的前沿阵地。今年以来,阳店人民法庭在办案过程中始终坚持贯彻“枫桥经验”“马锡五审判方式”的精神内涵,秉持司法为民理念,切实发挥人民法庭在诉源治理、便民诉讼、就地化解矛盾等方面的作用,努力将纠纷化解在基层,推动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