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宝法院网讯 近日,灵宝市人民法院尹庄法庭成功化解一起农村建房施工合同纠纷案。
苏某因交通事故获得了一笔赔偿款,想着趁机把自家房屋修建一番。之后与董某达成口头协议,约定由董某采用大包方式承建苏某家的房屋,建房款共计77000元。
建房期间,苏某已陆陆续续支付董某68300元,因发现房屋出现多处裂缝、涂料脱落,房顶水泥板起皮等问题,苏某便拒绝支付尾款8700元。多次索要无果后,董某便一纸诉状将苏某告到法庭。
承办法官仔细了解事情原委和双方当事人基本情况后,认为此纠纷虽然数额较小,但涉及当事人切身利益,且双方性格都比较暴躁,之前就因诸多琐事多次发生矛盾,甚至还闹到了派出所,两人矛盾较大,若处理不当,很可能引起其他恶性事件,后患无穷。考虑到原、被告家住偏远山区,往返法庭很不方便,便决定主动上门勘查,进行现场调解。
6月9日,在苏村乡苏某家中,承办法官查看房屋实际存在的问题后,引导双方当事人心平气和地进行调解。由于双方结怨已深,且各自家属你一言我一语,调解一度陷入僵局。
承办法官凭着丰富的办案经验,采取“一对一”的形式,分别单独找两人谈心,以法释关系,以情化纠纷,希望他们换位思考。“苏某家本来就贫困,盖房用的钱还是因为交通事故用命换来的,可是现在房子出现这么多问题,他们心里能舒坦吗?换做是你,你乐意吗?”“董某盖房也不容易,挣得也都是辛苦钱,为了这点钱,他来来回回也跑了很多次了,你也要理解下他的难处......”看到双方都有所动摇,承办法官立马抓住时机,让原被告重新坐到一起,为双方提供调解方案,不断缩小其意见差距,最终促成双方达成一致协商意见,苏某支付董某尾款5000元。
“真没想到为了我这点小事,你们还大老远的跑一趟,真是太感谢了......”“你们费心了,劝了我们一下午,我也不想因为这事再跑了,我现在就去拿钱......”至此,该案得以当场履行,双方也握手言和。
最是小事见真情,最是细处见人心,多为群众着想,多为群众办实事,才能得到老百姓的理解和支持。近年来,灵宝法院始终坚持用心用情回应群众需求,以理以法化解社会矛盾,将“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落实到每一个案件当中,切实让群众能够感受到司法的温度和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