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宝法院网讯 “申请人的信任、理解、支持,是我们高效作为的最大动力。”2019年9月18日,面对申请人甲某的连连致谢,灵宝市人民法院执行七组干警真诚地说道。在甲某的积极配合支持下,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得以顺利执结。
原告甲某和被告乙某民间借贷纠纷案件,经灵宝法院主持调解,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协议:被告乙某偿还原告甲某借款45000元,限于2019年5月15日前偿还40000元,余款5000元于2019年5月31日前付清等内容。在调解书生效后,被告履行部分借款后,剩余1万元不能如期履行,原告为维护自身利益,向灵宝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在案件执行过程中,执行七组干警向乙某送达执行通知书等法律文书督促履行,但乙某迟迟未有积极履行迹象。经过干警查询,被执行人乙某名下无财产可供执行。查人找物是执行案件的突破口,在无可供执行财产的前提下,如何找到乙某成了当务之急。为此,干警和申请人及时沟通,将案件的进展情况及时告知申请人,做到信息同步、心中有数。申请人表示将尽快通过朋友打听被执行人的线索。2019年9月12日,申请人向干警提供线索:乙某出现在市区某茶社。干警第一时间赶到,当面督促被执行人乙某履行生效法律文书无果,拟对其采取拘留措施。惩戒措施就在眼前,乙某自知再也躲不过后,只好向申请人妥协。次日双方私下履行,至此案件得以执行完毕。
编后语:“我把案子都交到法院了,为什么还没有结果,你们是怎么办案的”
“我不知道被执行人在哪里,你们法院必须给我找到人”……
在执行过程中,干警们经常会听到申请人的质疑和埋怨,面对这些的声音,干警们表示理解的同时,更期望得到申请人信任、理解和支持,哪怕是积极提供一条线索,干警也会尽力去核实调查。法院在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会在第一时间查询被执行人名下的银行存款、车辆等可供执行的财产,针对性的采取措施;如果出现被执行人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的情况,亦会根据情况采取拘留、罚款等措施督促履行,或最终升级措施引导申请人提出刑事自诉,以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追究被执行人的刑事责任。案件执结是每个人的心愿,但光有这些还不够,还需要法院干警与申请人相互配合,毕竟只有当事人最了解情况,与法院相关措施“互补”,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最好的执行效果。
你若信赖相托,我必全力以赴。随着法律层面和制度设计的不断进步完善,各项执行措施也在不断优化,相信在不久的未来留给被执行人的逃避空间将会越来越小,趋近于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