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人案矛盾突出、办案压力较大等各种挑战,河南省灵宝市人民法院迎难而上,创新举措,扎实推进司法改革和审判能力现代化,重点工作突飞猛进,屡创佳绩,整体工作迅速迈入河南全省法院第一梯队。
履职尽责 服务大局创佳绩
2017年,灵宝市人民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9306件,同比上升22.9%;结案9146件,同比上升30.8%;结案率达98.28%,居全省基层法院第五,被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评为“全省法院先进集体”,被三门峡市中级人民法院评为“全市优秀基层法院”。
2018年,灵宝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9667件,审执结9394件,员额法官人均结案241件,被最高人民法院授予“全国法院司法宣传先进单位”“全国法院文化建设先进单位”荣誉称号;被河南高院记集体一等功。这一年也成为该院建院以来获得荣誉最高、数量最多的一年。
2019年1至8月,灵宝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9059件,审执结7088件,整体工作稳居全省全市前列。
优秀的成绩背后,是灵宝法院全体干警的辛勤汗水。灵宝市经济体量大、人口多,灵宝法院却只有41名员额法官、122名干警,人案矛盾成为困扰该院的突出难题。
面对这一挑战,三年来,灵宝法院发扬拼搏奉献、勇创一流的优良传统,上下团结,密切配合,坚持办案质量、效率两手抓,在审判业务上,全院年结案近万件、人均结案率创历史新高,群众满意度不断攀升;在服务大局方面,该院荣获“公仆杯”银杯、脱贫攻坚工作先进单位、环保工作先进单位等三项殊荣。
灵宝法院为平安建设推出了有力举措,依法严厉惩处各类刑事犯罪,确保社会安定,提振人民信心。对涉黑涉恶案件坚持“稳准狠”方针,快送达、快审理、快宣判,审结了包括刘月飞、郭海江等24人恶势力犯罪集团案在内的一批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的案件。
灵宝法院在着力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方面也作出了积极贡献,充分发挥人民法院破产程序清理负债、净化资产的功能,将破产资产变现与政府招商引资充分对接,加大“腾笼换鸟”资源优化力度,共受理破产案件16件,结案13件,审结盛祥房地产、君悦实业两家影响力较大的民营企业强制清算案,化解债务1.7亿元,价值2.1亿元的土地、房产、设备等闲置资源得以恢复流通、重新利用。
灵宝法院还在监督支持法治政府方面发挥了作用。针对执法办案中发现的深层次问题,该院每年及时发布刑事、民事、行政和执行四大白皮书,向行政机关提出司法建议,有针对性地把脉开方,呼吁行政机关对症下药。该院在重点村、学校还分别设立了法治副书记、副校长,构建法官与基层联络长效机制。
克难攻坚 智慧执行获突破
为让当事人的胜诉权益能够及时兑现,推动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灵宝法院在聚焦主责主业、不断提升审判质效的同时,将工作重心逐步向执行工作倾斜。近三年来,该院执行质效考核稳居全省前十、三门峡首位。2018年该院因执行工作成绩优异,荣立三门峡中院集体三等功。
在做大做强“党委领导、法院主导、联动单位配合、全方位覆盖”大执行格局的同时,灵宝法院重点强化了“人、财、物”三方面保障。该院党组领导一对一分包联系执行团队,执行局干警增至65人,筹建了高标准的执行指挥中心,配备无人机、执行指挥车等,引入“执行天眼”系统,积极开展“执行无忧”悬赏保险业务,自主研发涵盖15项执行功能的微信小程序,使执行效率大大提升。
同时,灵宝法院严厉打击拒执犯罪,用足用活罚款、拘留、强执等强制手段。仅2018年,该院查控房产176处,限制高消费2615人,司法拘留503人,拒执罪自诉立案47案47人,执行威慑力进一步加大。
“智慧执行”是近年来灵宝法院执行工作的最大亮点。该院于2018年7月启动建设的现代化执行指挥中心,占地120平方米,集网络集中查控、失信惩戒联动、执行力量调度、远程执行指挥、平台督办等多功能于一体,形成执行组合拳,让灵宝法院执行工作提档加速。该平台运行短短半年,便创下了执结率45.38%,结案率68.11%的喜人战果,树立了以执行攻坚促进公正司法的新形象。
深化改革 审判质效双提升
审判质效是法院工作的生命线,灵宝法院牢牢抓住审判质效这个“牛鼻子”,落实改革举措,推进改革进程,实现了审判质量和效果的双提升。2018年该院案件平均审理周期45.8天,比2017年缩短7.3天,通过深化繁简分流、小额速裁、诉前调解、庭审瘦身等改革,以及成立诉前调解、速裁团队,简化速裁程序,该院案件平均审理周期明显缩短。通过组建诉前调解、速裁团队等,该院有效分流42.6%的案件,小额诉讼程序适用率达34.6%,服判息诉率上升了1.3个百分点,案件发回改判率比改革前下降了0.15个百分点。
灵宝法院严格落实司法责任制,针对员额法官、司法辅助及行政人员,分别建立不同的指标考核体系。该院要求院庭长回归办案一线,年度结案占比达72.4%,有效保障“管理与实际不脱节、决策与实际不跑偏”。
“一通报、两例会”是灵宝法院一直坚持的工作机制。该院每周对全院收结案情况、各项考核指标完成情况等进行通报,召开审委会,研究讨论疑难案件,每月召开业绩量考评会,强化审判监管,倒逼审判质效提升,使服判息诉率明显上升。对发回重审的案件,全部由审委会委员主审,加强监督管理,“放权”与“控权”相结合。同时开展庭审观摩、案件评查等活动,提高案件质量。
灵宝法院同样注重智慧法院建设。该院建成集庭审直播、同步视频等功能于一体的多功能法庭、数字化审委会,将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化手段融入审判执行、决策管理、司法服务全过程,打造诉讼服务中心3.0版。
灵宝法院还在不断加强内设机构改革,助推审判工作提质增效。2019年7月,灵宝法院结合实际,通盘考虑,开展了新一轮大刀阔斧的内设机构改革,通过整合、重组等方式,优化管理模式和人员配置,使审判管理机制得到进一步完善,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新活力。其中,三大亮点工作受到了广泛关注。
一是案件“繁简分流”和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深入推进,形成了“当简则简、该繁则繁、分流合理、提质增效”的审判执行工作新格局。灵宝法院通过改革强化审管工作,在诉讼服务中心组建8个速裁团队,承办所有简单案件,实现案件快办快结;组建5个繁案团队,配备资深法官,确保复杂案件高质高效审理结案。2019年8月,灵宝市某金融机构因大批贷款户拖欠借款不还而起诉至灵宝法院。收到起诉材料后,该院民四团队充分利用法律文书送达阶段的有利时机,组织工作人员到当事人家中开展庭前调解,3天内6位被告当事人即主动偿还欠款10万余元。
二是信息化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早在今年4月25日,灵宝法院就在该市西闫乡肖家湾村建起了“自助互联网诉讼服务站”,辐射周边十多个乡村,方便不熟悉网上诉讼流程的偏远乡村群众,打通司法为民“最后一公里”,使群众在家门口就可实现网上立案、跨域立案,享受到互联网信息技术带来的便捷服务。8月1日,灵宝法院又推出移动“微法院”小程序,开启了立案“微时代”,真正实现了“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广受律师和当事人好评。
三是“四类案件”监管水平进一步提升。灵宝法院出台专门的监督管理办法,细化了院庭长事中有权监督的四类案件范围(即涉及群体性纠纷的案件,疑难、复杂且在社会上有重大影响的案件,可能发生类案冲突的案件,可能发生违法审判的案件),切实把握四类案件的判定标准、监督节点和监督办法,确保“放权不放任,监督不缺位,到位不越位”。通过不断深化审判流程管理和审判监督制度改革,法院的群众满意度和社会公信力明显提升。
党建引领 “文化兴院”铸品牌
灵宝法院以“抓文化、强审判、提形象”为努力方向,以文化建设为内生动力,坚持政治建院,以党建引领各项工作,用“党建+”激活团队能量,突出文化浸润,打造出一道独特而醒目的法苑风景,锻造了一支信念坚定、执法为民、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司法队伍。
灵宝法院突出主题,活化载体,文化建设全面开花。该院对文化建设工作进行统筹规划,使传统文化与现代司法相融合,突出“法制文化为根、道德文化为魂”主题,高标准打造院落、楼层、审判庭、党建、院史馆、图书阅览室、健身中心等七大板块,全面提升法院文化品位。
灵宝法院同样注重拓宽文化载体,办好微博、微信、官网,做活做优文化沙龙。该院编辑制作了《审判动态》《执行专刊》等杂志,拍摄了文化建设专题片,开展各类文体活动,激发队伍活力,传播法治声音。该院自编自导自演的执行微电影《法外情深》荣获全国法院十佳微电影提名奖,充分发挥了法院文化凝聚人心、促进审判的作用。展现家事法庭审判成果的经典案例《八旬继母谁来养》《一块宅基地》先后在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和《法治天下》栏目播出,产生了积极广泛的社会反响。
2018年,灵宝法院“文化兴院”工作喜获最高人民法院通报表彰,被评为“全国法院文化建设先进单位”,成为河南省获此殊荣的3家法院之一,更是三门峡市法院系统唯一入选单位,留下了耀眼夺目的一笔。
欲问秋果何所累,自有春风雨潇潇。珍贵的荣誉已成为灵宝法院干警砥砺前行的不竭动力。灵宝法院全体干警正高擎司法改革的大旗,用汗水和智慧努力践行司法为民的拳拳初心,在伟大的新时代,在全省基层法院千帆竞发、加快发展的征程上继续奋力赶超,再创佳绩,为法治中国建设再添新动力,再写新辉煌!
灵宝法院整体工作先进经验发表于2019年10月21日人民法院报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