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宝法院网讯 “王庭长,我是满某妈妈,我替他还钱......”2019年4月24日,河南省灵宝市人民法院执行八组负责人接到了这样一通电话。
说到这个被执行人满某,还要从2013年说起,满某向葛某借款30万元,且双方约定好了还款日期及利息计算方法。但借款到期后,满某未能按照约定偿还欠款。葛某多次催要未果便一纸诉状将满某告到了法院。2017年8月,灵宝法院依法作出判决,满某应偿还葛某欠款30万元,并按照约定支付利息。但判决生效后,满某便下落不明,眼瞅着满某主动履行还款义务无望,2019年1月,葛某向该院申请强制执行。
被执行人满某是河南省滑县人,再加上已消失多年,寻找难度可想而知。尝试了多种手段也没有结果。无奈之下,执行干警针对满某生意人的身份想到了一个“笨”办法:制作寻找满某及其财产线索的悬赏公告,并前往满某老家滑县进行大范围张贴。此举并非寄希望于有人能够提供线索,而是希望以此将满某欠钱不还的行为公之于众,从而影响到满某的生意及生活,最终达到让其主动来协商问题的效果。而满某母亲主动联系葛某协商还款事宜也证明了这个办法起到了作用。最终,双方商定好还款数额,满某母亲当场将32万元现金交付给葛某,至此,案件顺利执结。
执行过程中,大量悬赏公告的张贴一方面可吸引有效线索的提供,一方面可进一步压缩失信人的社会活动空间,持续形成失信人寸步难行的舆论导向,对督促其主动履行义务无疑会形成有力震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