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任、副主任、各位委员:
现在,我就市人民法院2018年上半年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请予审议。
今年以来,在市委正确领导、市人大和上级法院的监督指导下,在政府、政协和社会各界关心支持下,市法院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坚决贯彻市委决策部署,强力实施“灵法12345”工程,狠抓执法办案,深化司法改革,加强队伍建设,各项工作顺利推进。上半年,共受理各类案件4919件,审执结3410件,结案率69.32%,执行工作排名全省164个基层法院第11位,家事审判工作受到最高法院表彰,原创作品《法外情深》荣获全国法院十佳微电影提名奖。
一、坚持创新有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保障重大战略实施 对标市委重点工作“月点评、季观摩”考评机制,成立16个专项工作领导小组,配备精干人员,做到紧密对接,主动服务好三大攻坚战。一是加大对非法集资等涉众型金融犯罪惩治力度,严惩集资诈骗、传销、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等犯罪案20件,及时化解金融风险,有效控制隐患;二是加强环境资源保护,积极参与河道治理、小秦岭矿山生态环境治理、“散乱污”企业整治与取缔,助推我市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三是以习近平扶贫思想为引领,以问题整改为主线,聚焦未脱贫预脱贫,针对定点扶贫豫灵镇太张村实际,尽锐出征,全员攻坚。协调投入1293万元,实施项目11个,建成教学楼及文化大舞台、硬化村巷道路、打机井建水池、建设大小光伏电站、发放青年蛋鸡等,使该村贫困发生率由3.16%降为0.54%,2018年计划脱贫摘帽。在全市2018年脱贫攻坚暨农业农村工作会议上,我院代表全市定点帮扶单位作典型发言。
优化法治营商环境 一是认真落实《服务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意见》,成立豫灵产业集聚区、函谷关旅游景区两个巡回法庭,为支柱产业发展提供特需服务;二是加强破产审判工作,协助鑫华矿冶、栖瑞陇电器两家公司整备资料,在三门峡中院立案,现已进入破产程序;受理盛祥房地产与君悦实业两家企业强制清算案,目前进展顺利。对华宝产业有限责任公司、阿姆斯果汁有限公司等多家僵尸企业进行破产立案审查,将陆续通过“执转破”转入破产程序,优化社会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推进法治灵宝建设 一是构建法官与基层联络长效机制,在全市重点行政村、中小学和企业,分别设立66名法治副书记、16名法治副校长、23名企业法治顾问,上好“开学第一课”和定期普法课,上半年累计宣讲87场,12000名师生和群众接受法治教育洗礼;二是综合多发性、倾向性案件动向,科学分析研判,向四大班子、各局委和乡镇寄送四大《年度报告白皮书》236套,向市委、政府、公安局发出针对“一房多卖”等问题司法建议17份,为政府决策贡献司法智慧。
重视涉诉信访化解 一是引导群众依法信访。坚持院长接访、中层干部轮流接访,运用举报信箱、信访台账、督办令、带案下访等措施,疏导心结,化解矛盾,信访总量呈下降趋势;二是坚决打击非访。先后以寻衅滋事罪、敲诈勒索罪判处非法上访人汤玉绵、赵月亮、梁当锁、曹随有、杨海林二年到四年六个月有期徒刑,推动涉诉信访进入法治化轨道。
二、履行审判职责,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依法惩治刑事犯罪 上半年,受理刑事案296件,审结243件,判处罪犯237人。一是依法严惩暴力犯罪,审结抢劫、强奸、故意伤害等严重刑事犯罪案42件,判处犯罪分子59人;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打深挖,审理涉黑、涉恶案2件,对以刘月飞为首的犯罪集团6名同案犯,以聚众斗殴、寻衅滋事罪,及时受理,快审严惩,提升民众安全感;二是严惩电信网络诈骗、“套路贷”等违法犯罪10件,维护群众财产安全;三是依法惩治危害公共安全和职务犯罪案9件,判处罪犯9人。在朱阳镇公开审理刘新年失火一案,“智慧灵宝”手机台现场直播,7.2万名群众同步在线围观,收到良好社会效果;公开审理监察委移交首例职务犯罪案,以贪污罪判处灵宝市高级技工学校原总务处副处长王跃强有期徒刑六年六个月,并处罚金50万元,全市200余名科级领导干部现场接受警示教育;四是惩教结合,审结未成年人犯罪案7件,对马某等4名校园暴力犯罪的失足青少年,邀请关工委、妇联等部门参与帮教,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妥善化解民商纠纷 把独具灵宝特色的道德思想和法治精神融入执法办案全过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受理民商事案2727件,审结1956件。一是妥处物权纠纷、生命健康权纠纷、侵权责任纠纷等涉民生案458件,维护人民群众人身财产权;二是推进家事审判方式和工作机制改革,审结婚姻家庭、继承等传统民事案657件,将《离婚考试试卷》引入家事审判,经典案例《八旬继母谁来养》、《一块宅基地》先后被央视《今日说法》和《法治天下》栏目播出;三是持续开展涉农、涉军维权活动,开通维权绿色通道,快审快结欠薪案64件,为70名农民工追回劳动报酬83万元;远赴山西某武警部队,实地化解一起涉军离婚案,受到部队官兵一致好评。
监督支持依法行政 重视行政诉讼案件办理,受理23件,审结15件。审查非诉行政执行案62件,裁定准予执行17件,规范政府行政行为。加强司法与行政良性互动,通过召开座谈会、联席会,与市交通局、执法局、环保局等20余家单位沟通交流,为棚户区改造、新农村建设、环境保护等工作提供法律指导。
三、攻坚执行难题,保障群众胜诉权益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切实解决执行难,依法保障胜诉当事人及时实现权益”,最高人民法院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提出“要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破除实现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藩篱”。今年上半年,受理执行案1790件,执结1123件,同比分别上升22.6%和13%,执行到位标的额33494.33万元,实际执结率52.34%。执行工作排名峡市第一,全省第十一。
构建执行联动大格局 市委高度重视执行工作,常委会专题听取法院工作汇报,在政策方面给予倾斜支持;法院与公安、国土、房管、银行等43家单位联动,同力开展工作,一个“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支持、法院主办、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联动格局已经形成。市法院将执行工作列为“一把手”工程,党组成员分包执行团队,层层加压,举全院之力强化保障,执行干警增至55人,占全院干警总数的39.7%;配足车辆、警械、对讲机、无人机等办案装备,为执行提供强力支撑。
重拳出击掀起强执风暴 一是依法使用悬赏、搜查、拘传、拘留、逮捕、判刑等手段,以拘留为常态,不拘留为例外,对失信被执行人形成强大震慑;二是集中开展“金城破冰”、“金城霹雳”、“夏季雷霆”“剑指公职老赖”等专项执行活动,司法拘留272人,判刑6人,集体约谈公职“老赖”33人,拘留8人,打出执行声威;三是破解查人找物难题,完善查控系统,基本实现对失信被执行人主要财产形式及身份信息“一网打尽”。截至6月底,累计查询到存款、车辆、房产、土地等信息5.27万条,涉及被执行人2749人、资金42469万元。
营造强大舆论声势 一是在灵宝电视台《曝光台》栏目、车站、广场电子大屏,曝光“老赖”1348名,对1095名“老赖”在乘飞机、坐高铁、高消费、出境等方面予以限制,排查村委换届候选人904人次,挤压“老赖”活动空间;二是召开“涉执公职失信人员和打击拒执”新闻发布会,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与见证执行17人次,邀请新闻媒体对6起强制腾房案跟踪报道,连续8小时不间断现场直播执行活动,吸引9.8万名网友在线观看;三是我院自主研发执行微信小程序,集失信曝光、司法制裁、执行悬赏、司法拍卖、举报平台、法律法规学习等15大功能为一体,当事人可在小程序上与执行法官即时互动,切身感受到指尖执行的便利,受到全国法院关注,先后有郑州金水区等20多家法院前来取经学习。
四、深化司法改革,践行为民服务宗旨
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 一是树立大审判管理理念,实行电脑随机分案制,从源头上杜绝“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二是“放权”与“控权”相结合,确保办案质效。严格落实“谁办案、谁负责”改革要求,推行合理放权,保障法官依法独立行使裁判权;研究制定《法官、专业团队办案责任制规定》,强化审判监督管理,推进有序控权;三是对发回重审案件,全部由审委会委员主审,深入开展庭审、卷宗、裁判文书和重点案件“四评查”活动,审判质效稳步提升,服判息诉率上升0.65%,案件平均审理周期同比缩短7天半。
拓宽便民利民渠道 一是向社会发布《爱民实践服务十项承诺》,建立“热情、为民、高效”服务窗口,设立律师阅卷室,新增6个法官接待室,引入法律服务机器人“小法”,全面实行网上立案、网上缴费、现场POS机缴费、网上送达,为当事人和律师提供“一站式”服务,从捧上一杯暖心茶等细节入手,展示“民本法院”为人民的崭新风貌;二是发挥5个基层人民法庭前沿阵地作用,上半年办结各类矛盾纠纷案262件,将巡回审判与多元化调解机制结合,主动邀请人民调解员、乡镇和村(社区)代表等,协助参与婚姻家庭、农村土地流转、损害赔偿等涉民生案件调解,凝聚解决民间纠纷工作合力;三是通过拓展平台、完善机制、简化流程,不断加大司法救助力度,今年上半年共对9起案件实施司法救助,依法缓、减、免交诉讼费23万元。
不断扩大司法公开 一是强化审判流程、庭审活动、裁判文书、执行信息四大公开平台建设,上网文书3143件,网络庭审直播42件,发布审执信息2300条,让司法权在阳光下运行;二是主动接受监督,在全院各部门、各庭室张贴二维码,接受群众扫描评议;举办“法院公众开放日”活动,邀请115人走进法院,观摩庭审;三是开门纳谏,走访4家律师事务所,召开律师座谈会,收集意见建议12条。
五、坚持从严治院,打造一流法官队伍
加强思想政治建设 一是继续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开展“学习十九大,我们怎么办”系列活动,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不断增强党员干警“四个意识”;二是学习新修《宪法》、《监察法》,党组中心组学习12次、举办专题报告会6场、院长讲党课9次,引导干警坚定理想信念,筑牢思想根基;三是扎实履行社会责任,开办道德讲堂、志愿服务、结对帮扶等活动,积极培养法官职业道德和司法良知,切实推进省级文明单位“续创”工作,上半年共涌现出办案标兵8人,办案模范10人。
抓好党风廉政建设 一是全面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严格落实院庭领导干部“一岗双责”,加强干警日常管理和监督;二是建立审务督察机制,对庭审作风、日常纪律等组织明察暗访23次,发现问题19个,提醒谈话11人次,形成抓早抓小监督合力;三是以“效能革命”为抓手,积极开展“以案促改”等活动,开通院长信箱,公布纪检举报电话,处理群众来信来访举报35件,深入整治“四风”和群众反映强烈的“六难三案”问题,推动司法作风持续好转。
突出文化兴院特色 一是组织全院126名正式干警奔赴大别山干部学院,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增强文化自信;二是汲取《道德经》文化营养,做活做优文化沙龙,开展读书写作、书画摄影、报告演讲等活动,激发干警参与热情,打造“书香法院”;三是坚持工作日每天三次播放入党誓词歌《我宣誓》和灵宝法院院歌,坚持工间习练健身气功八段锦,引导全院干警参加体育锻炼,增强干警体质;四是续编《灵宝市法院志》,80万字初稿已经完成,详实记录灵宝法院近23年发展历程。
六、接受人大监督,提升公正司法水平
坚持党对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及时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一是认真听取和办理人大代表意见建议,市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交办代表建议3条,市法院专题研究,明确责任,制作台账,及时督查,限期办理,目前已全部办结。二是加强与代表委员的日常联络,主动走访征求意见,寄送《灵宝审判动态》、《执行专刊》1200册,以书面形式定期向代表委员通报工作。三是邀请代表委员视察座谈、调研指导、旁听庭审78人次,零距离听取意见建议。采取问卷调查、信访接待、上门走访等形式,访民情、听民意,改进工作作风,回应社会关切。
回顾市法院所取得的成绩,我们倍感欣慰,这是市委、人大、政府、政协及社会各界鼎力支持的结果,也是全院干警齐心协力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灵宝法院全体干警,向各位领导和同志表示感谢!谢谢大家!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市法院的工作与市委的要求、与人民群众的期待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一是司法质效有待提升。少数案件审判效果还有瑕疵,有的裁判效果不佳,效率不高;二是保障体制有待加强。“案多人少”矛盾日益突出,法官工作强度和工作待遇不相匹配;三是执法环境亟待改善。解决“执行难”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涉诉信访问题比较突出,“执转破”及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件的办理压力巨大。对于上述问题和困难,我们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予以解决。
2018年下半年工作打算
下半年是法院结案的高峰期,解决执行难的最后攻坚期,各项工作的全面冲刺期,市法院将继续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积极贯彻落实市委重大决策部署,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支持下,着力做好以下四项工作:
一是强力保障发展大局。主动聚焦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新目标、新战略、新任务,扎实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非法集资,优化营商环境;成立破产法庭,妥善运用“执转破”程序,加快破产企业处置,助推企业改制升级;破解信访难题,推进“诉访分离”,完善涉诉信访终结机制,助力平安灵宝建设。
二是依法履行审判职能。坚决打击危害公共安全、食品安全、用药安全、“黄赌毒黑拐骗”、破坏环境资源等犯罪,严厉惩治集资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特别是针对老年人等涉众型、风险型经济犯罪;依法审理好教育、医疗、住房、劳动争议、土地承包等案件;公正高效审理征收补偿、行政处罚、工伤等各类行政案件,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三是坚决打赢执行攻坚战。依托执行联动机制,聚集执行合力,穷尽一切司法手段,严厉打击拒执,特别要加大对公职“老赖”打击力度;通过悬赏执行、网络司法拍卖、“执转破”等措施,化解寻人找物难、财产变卖难,提高执行效能;强化执行宣传,唱响执行“进行曲”,营造全社会理解执行、尊重执行的良好舆论氛围。
四是锻造过硬法官队伍。加强党的领导,不断强化主动接受监督意识,更加自觉地接受人大监督、民主监督和社会监督。全面落实从严治院主体责任,严厉查处滥用职权、以案谋私等违纪违法行为,营建风清气正、公正廉明的法院司法生态。
主任、副主任、各位委员:披襟戴甲闻征鼓,策马扬鞭自奋蹄!我们将牢记使命,求真务实,发扬“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干劲,抓好执法办案第一要务,护航改革大局,为推动灵宝转型创新发展、重振灵宝雄风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