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宝法院网讯 “最难忘的一件事”?当键盘在手下敲响,思绪便穿越在时光的隧道里,30多年前,教室里,老师让学生写一篇作文,“最难忘的一件事”,别看小小的心里还真存着很多事,犹如满天星辰,难忘妈妈的一次笑容,难忘爸爸的一次挨打,难忘偷了谁的一根钢笔,难忘一次考试成绩的落后,难忘……,太多太多了,学生时代,写过多少次难忘的记录,还真是记不清楚了。随着年龄的增长,那些难忘的事情,伴随着我走过时光的年轮,再次穿越,如今已是四十不惑的中年人了,工作已有20多年的时间,再忆难忘,别有一番感慨和滋味。
岁月的长河中,有很多人和事都会转瞬即逝,但仍有一些被我们封存在心灵深处,久久不能忘怀,如今再忆,是一种回忆里不自觉的笑,是一种释怀的情愫。四十多岁了,不再是年轻懵懂时的好高骛远,而是经历风雨后的务实归真,不再是冲动莽撞,而是沉稳内敛,到了这个年纪,回忆起自己年少时的轻狂,只是觉得可笑;回忆起自己的得失,会豁达释然,回忆起自己的情感经历,只是已在心里荡起涟漪,表面仍是平静如常。四十多岁了,几乎半生的积淀,一定在心底的最深处,静静的收藏着过去的一些难忘。
我不想去追忆难忘,难忘的事情就在当下,我经历着的点点滴滴。举世瞩目的“十九大”会议刚刚结束,令我难忘的就是我作为法院信访工作的干警,为了将我院信访工作做好,为了确保信访形势的维稳,我所参与和付出的一幕幕,一点一滴。在法院,信访工作没有审判法官工作的威严,没有一个月办结几十起案件的兴奋,信访工作没有数字可以衡量,为之高兴的事情就是一个信访案件的彻底化解。好多干警不愿去接触信访工作,以前曾认为涉诉信访工作就是群众来了“聊聊”,把信访人劝回去就可以解决所有问题了,工作轻松、无压力。当真正干信访工作后,才意识到信访工作的难度。
在接待信访群众时,我深深的感受到,接待和处理人民群众的来信来访时,不仅要像亲人或像熟人或像朋友一样对待来访者者,而且要换位思考,设身处地的理解群众的难处和诉求,还要考虑到接访是代表法院为群众解决问题的一言一行,既要兼顾每一方的利益,也要体现出法院对待人民群众的感情,只有这样才能拉近与群众的距离,融洽解决问题。通过“十九大”会议前我院对信访工作的部署,从全面细致排查涉诉信访案件,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不漏一人,做到发现在早,防范在先的工作要求,我认认真真,加班加点,不敢有丝毫马虎。晚上加班加点不断学习掌握现行的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条例,终于明白信访工作的责任与枯燥,多少个夜晚,办公室灯火通明,我们在不停的排查着、统计着各种隐患和台账,并将排查出的案件信息编纂成册,不断熟悉着每个信访案件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和信访诉求、案件审理过程以及执行过程,每个案件如何化解,如何做好稳控工作等等都要熟记于心。
信访工作没有宁静和舒适,有的是此起彼伏的诉求声音,信访工作没有冷硬横的现象,有的是耐心细致的释法声,信访工作没有正常的生活,有的是你来我就在,全天24小时的守候。信访工作没有痴心妄想,有的是脚踏实地的耐心接待,信访工作没有掌声和鲜花,有的是默默无闻的付出。有信访案件的同志没有一个喊苦叫累,也没有一个同志因为个人原因耽误工作,为了一起信访案件,我们可以日行千里,彻夜不眠去沟通、去协调。舆情发出,随时处理等等,每个人都绷紧十九大维稳这根弦,整整一个月,大家从未休息过.会议圆满结束后,大数据代表着我们的成绩,喜怒哀乐已成为过去,不为别的,只为我国“十九大”维稳工作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十九大会议顺利结束后,我深深的感受到法院这个团体的力量,这是一个以昂扬的斗志、饱满的热情、一流的作风,扛起战旗能打胜仗的团体。法院的同志用担当书写忠诚,用战绩兑现承诺。曾几何我因工作中的一些细节感动,“深夜当事人家中灯光昏暗,为尽快化解矛盾,干警手持电筒照明坚持工作的场景,大雨中执行干警为一案件丈量土地的场景,自己掏钱为当事人解决困难的场景等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虽然苦虽然累,多年以后,这就是我所难忘的一次工作经历,但这份参与足以积累和丰富着我的人生。
我不畏惧时光的流逝,不同的时间段都有不同的事情积累在我的记忆中,一辈子,我们需要圆梦,实现理想,在行走的过程中,只能靠一种途径,那就是奋斗,我们应该牢记十九大的主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法院这个大团体中,因工作性质的不同,所参与的,所享受过的,都是人生路上不可多得的财富。偶尔,会翻出来,或回忆起幸福,或回忆起痛苦,但是,这些幸福和痛苦,都将是自己的亲身经历,多年后,都会化成亲切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