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宝法院网讯 《百鸟朝凤》电影里,焦师傅说“唢呐是个匠活”,两代唢呐人不变初心,坚守着对唢呐的执着和热爱。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电影情节中,在老村长的送葬仪式上,焦三爷身患肺癌却亲自上阵吹奏“百鸟朝凤” ,鲜血从唢呐一端流了下来,接着一口鲜血喷涌而出,令人无比动容。焦三爷一生奉献给了唢呐,他技艺过人,人品超人,对于匠活的坚守更是难得,而这不就是当今我们大力弘扬的“工匠精神”吗?
法律是一门古老而威严的艺术,法官则是从事这项神圣艺术的工匠。法治中国建设过程中,法律人需要重拾工匠心,重塑匠人魂。世界很大,我心如初。在推进司法改革的进程中,法官要有点“匠人情怀”、“工匠精神”。
古人曰:“不敢以无才无德之身亲案牍”。明察秋毫、裁判是非、保持中立、公平正义是我们职业的特点,它与“工匠精神”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工匠之匠心体现在专注细节、精益求精、精雕细琢。法官之匠心体现在不偏不倚之态度、言谈举止之谨慎、文书撰写之专业。
“慎易以避难,敬细以远大。”法律人,要保持精益求精的品质,以专注和坚持的心态,践行法律人的“工匠精神”。司法审判的过程,是当事人对法律体验、感受的过程,法官只有在各个环节上精雕细琢、谨慎专注,当事人才能建立起对法官乃至法院的信任。我曾想到,当我们身披法袍,手握法槌的那一刻,责任在肩,一定无比自豪,曾经对法律的信仰和誓言都化作一种敬业和担当。
“柔肠侠骨担道义,清风正气铸天平”,法官是法律的最终实施者,法官既要有极高的专业素养,也要具备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司法审判的每一个环节,追求程序运行、法律适用和实体认定的完美精准,做到事实认定符合客观真相、办案结果符合实体公正、办案过程符合程序公正,从而使晦涩的法律条文与生动的具体案件正确对号入座,作出与事实和法律相符的理性裁判,保证司法为民之良心不变,公平正义之天平不偏。
“技近乎道”从来都来自实践的千锤百炼。具体的审判工作实践中,我们既要耐心、专注、坚持,又要专业、敬业、担当,审判工作的每一个环节我们都追求卓越,让“工匠精神”来涵养我们新时期的法官气质。
“学而不已,阖棺乃止”。法律工作,需要终身钻研和学习。我会将技艺的传承精神,化作法律工作的源源动力。我会经住诱惑、忍受孤独、一丝不苟,去追求卓越。我会脚踏实地、用善始善终、善作善成的实践精神,用锲而不舍、久久为功的耐心定力,用“功成不必在我”的从容气度,去奉献我所热爱的法律事业。
在司法改革的浪潮中,我们以“法治”扬帆,用法律人的“匠心”去赢得“民心”,走好青年法律人新的“长征路”,法治中国建设之巨轮定能到达光辉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