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院文化 > 人物风采
做一名讲良知的法官
作者:赵聪玲  发布时间:2014-04-28 17:46:31 打印 字号: | |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做一名讲良知的法官”。

  我叫赵聪玲,在立案庭工作,不知不觉在法院工作已经有十八年了,记得刚加入法院队伍时,父亲作为一名老法官,曾语重心长的对我说,要做好一名法官,首先要培养一种凭良心办事的职业精神,老百姓不容易,当法官要讲良心,父亲没有过多的道理,只有一种朴素的情怀,多年来,我一直记着父亲的这句话,这既是一个老法官对女儿的要求,同时也是普通百姓对法官的期待。

  带着良知做好沟通,在大量的民事案件中,法官与当事人的沟通优为重要,能否让群众在司法审判中感受到公平与公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法官的沟通技能和职业良知,一个有良知的法官,一定会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自然也会得到群众的信赖,世界少了谁都可以,但困顿的群众有了我们会过的更好,我们的存在感就在于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能发挥作用,在漫长的岁月里,我和我的同事们都做着一件事,就是把群众的未来当成自己的梦想,我和我的同事就守护在这里,把一个个支离破碎的梦,重新整合再次放飞。

  在立案庭工作以来,印象最深的是一天下午,一个名叫小英的女人走进立案大厅,她是一位村民的妻子,与丈夫感情深厚,为建新房两个人一同进城打工,不料丈夫因车祸不治身亡,亲友说她“克夫”,没有人愿意帮她,她痛苦交加,经常把自己关在屋子里,索赔成了她讨回公道的唯一方式和全部寄托,那天她来到立案大厅起诉时,提起逝去的丈夫她嚎啕大哭,谈及肇事者她咬牙切齿,整个人处于崩溃边缘,我忍不住劝说她,“生命是无价的,赔再多的钱也只是补偿而已,让有责任的人赔偿也是对逝者的尊重,只有生者过的好,死者才能瞑目”,那天下午我们聊了很多她的未来。

  在劝解的过程中,我顺便看了一下她的诉讼要求,索赔的数字很大,当我告知她要交纳数目不小的诉讼费时,她一筹莫展,看得出她交不起这笔费用,我立即向领导汇报了这起案件的特殊性,领导知道情况后说“全部费用都缓交了吧,我们要让弱势群体打的起官司”,当立案手续办好后,小英的脸上有一种释然的表情,她用低的难以听清的声音说了声“谢谢”。案件以最快的速度移交到业务庭进入审理程序,后来小英到法院领取赔偿款时再次来到立案庭,她告诉我说“丈夫出事后,她原以为天都塌了,再也没有人关心她,案件到法院后,没想到大家都在积极帮助她,让她感受到温暖入心,她以后要坚强好好的活着”,她说她一直记着我对她说过的话——“只有生者过的好,死者才能瞑目”她说我的话感动了她,但那一天,那一刻,她的话也同样感动了我,在平凡的岗位用最平实的语言道出的劝解之语,让当事人念念不忘,望着她,我觉得自己在用良知说话,,自己每天重复的诠释和劝解,让他们看到了希望,自己深感再小的岗位也是一个可以让梦想起航的地方。

  带着良心去办案,在立案庭,审查立案和接待来访来诉群众的业务量很大,每年审查的民事案件达三四千件,盘点工作历程,那些与法律有关的故事,那些与法院有关的成长,那些与法官有关的感动,细细品味,成就感从无到有,从有到深,法官在实现自我的同时,也能给予他人光亮。我时时提醒自己,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要以最好的服务态度接待好群众,认真为每一个案件做好导诉,每天的工作都要做到无愧于心,有时候,我们当不了救世主,但也要做一名正义的卫士,要在自己能力范围内,保证弱势一方利益最大化,让他们同样感受到司法的温暖。

  我们的坚持,是为了“公正、廉洁、为民”,我们的坚持是为了心中对法院事业共同的爱,为了这份爱,我们兢兢业业,无怨无悔,我希望,若干年后当我回顾工作的时候,没有遗憾,当我想到当事人的时候,没有不安,当我总结自己法官生涯时,能心态坦然,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对的起自己的良心。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赵聪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