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院文化 > 文化生活
学习身边的榜样陈晓磐同志心得体会
作者:司法警察局 王敏  发布时间:2013-12-20 14:39:42 打印 字号: | |
  陈晓磐是漯河市源汇区人,1971年10月出生,1989年3月入伍,2000年10月由部队转业入警,1992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本科文化,三级警督警衔。他先后在临颍县看守所和皇帝庙派出所工作,现任皇帝庙派出所大袁庄警务室警长。他在部队期间因军事技术过硬,曾获济南军区大比武铜奖一枚;参加公安工作后,荣立个人三等功3次,并荣获省、市级荣誉20余项。

  陈晓磐在基层公安工作岗位上,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对公安事业执著追求,乐于奉献,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在看守所工作期间,他勤奋好学,刻苦钻研,很快成为业务骨干,分别在2003年和2004年,连续两年被评为“全省监管系统优秀民警”和“全省监管系统深挖犯罪先进个人”。2006年初,他服从局党委警力下沉的安排,愉快到皇帝庙派出所工作。尤其是在2008年担任大袁庄警务室警长后,他以省公安厅“社区和农村警务室民警十项任务”为重点,以构建和谐警民关系为着力点和突破口,规范执法办案,热情服务群众,强化巡逻巡访,有效化解不安定因素,并探索出一整套较为系统的社区和农村警务室工作方法,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展现了基层公安民警的高尚品格和良好形象,体现了人民警察为人民的根本宗旨。为进一步激励斗志,弘扬正气,全面推动“三大建设”,局党委决定,在全局社区和农村警务室民警中开展向陈晓磐同志学习的活动。

  一、向陈晓磐同志学习,要学习他时时处处以公安事业为重的职业操守,扎根基层,勇挑重担。

  大袁庄行政村在皇帝庙乡的西南角,位于区县的交界处,交通不畅,闭塞落后。多年来,由于种种原因,村内家族斗争激烈,治安案件频发,经济发展滞后,是远近出名的“落后村”。2008年初,陈晓磐主动请缨,进驻该村。经过一周的调查走访,陈晓磐拿出三项措施开展工作。一是春节前,针对河渠泛滥和道路损毁的问题,冒严寒与村干部一道,对近1公里的河渠淤泥进行了清理,并将损坏的道路拉来煤渣垫平修通;二是对曾有过非法生产烟花爆竹记录的人,逐个检查并签订责任书;三是针对村里小偷小摸不断的现象,成立了全乡第一个统一着装的治安巡访队,并亲自组织训练,传授防范知识。截止目前,该村没有发生一起治安和刑事案件,甚至连个吵嘴斗架的都没有。七一前夕,该村被临颍县委评为“先进党支部”,还被定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二、向陈晓磐同志学习,要学习他善做群众工作的过硬本领,以民为本,促进和谐。

  大袁村的上访积案,是困扰各项警务工作顺利开展的瓶颈,也是影响社会稳定的一大隐患。陈晓磐按照自己总结的“三问三访六到位”工作法,成功化解辖区上访积案近20起,调解邻里矛盾40多起。三问:1.问上访人,了解案件的经过及其诉求;2.问当事人,了解纠纷的原因及其分歧;3.问旁观人,了解群众对此案件的看法。三访:1.访目击或知情证人,确认案件真相;2.访德高望重年长人,参考解决意见;3.访负责任的村干部,取得工作支持。六到位:1.法律政策讲到位,思想工作情到位;2.矛盾交点找到位,对症开方药到位;3.困难出路帮到位,杜绝反复做到位。如1996年,大袁村七组王某等六户村民的儿子都已满十八岁,要求划拨宅基地。可是这样必须占用组里公用场面地,有几户群众在自己原分的场面上盖了房或栽了树,他们借口原组里耕地承包户未交承包款而拒绝退出场面,其他承包户也借口宅基地和场面分配不均拒不交地。为此十多户群众曾持械大打出手,险些酿成命案。村里处理不了,群众将问题反映到乡里,状告到县里市里,几经调解都毫无结果。陈晓磐根据“三问三访六到位”工作法,摸清了案情的原委和症结后,经过协调,三天不到的时间,就将欠款收回和宅基地划分完毕,困扰了几任村班子,历经数载的纠纷得到了圆满解决。

  三、向陈晓磐同志学习,要学习他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自觉性,规范执法,科学普法。

  陈晓磐入村后,就建议村里添置了广播设施,整修了广播室。他还亲自拟定了播音单,开辟了《政策要闻》、《法律选读》、《问题答疑》、《民警提醒》等专栏,坚持早中晚三档时间开通广播。并且把搜集到的天气预报和安全防范知识贯穿其中。为取得与群众的互动,特举行了一次为“村广播室”征名活动,得到了许多村民的积极响应,最后得名为《大袁村法制大舞台播音室》。该村有300多名返乡农民工,陈晓磐在广播里反复宣读的《省公安厅致农民工的慰问信》,传达了党和政府对农民工的关爱之情,使返村农民工的情绪得以稳定。年初以来,陈晓磐共出黑板报16期,发布广播信息120余条,广播成了与村民交流和对村进行普法教育的信息平台。

  辖区内有很多群众只要有事,首先想到的就是陈晓磐,要求帮助解决他们家里的矛盾,像少年失管、婆媳不和、夫妻斗架等琐事,不管白天黑夜还是身在何处,陈晓磐都随叫随到。自从2008年3月接管该警务区以来,陈晓磐每周休息的时间平均不超过一天。他家住在漯河市区,到所里有30多公里,开摩托车需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每次来回,他都有意走土路,绕到自己的辖区里,以增加与群众见面的机会。

  四、向陈晓磐同志学习,要学习他心系群众的公仆情怀,真诚为民,真情爱民。

  大量农民工的外出务工,留守在家里的大多为老人和儿童,这些人防御外来侵害的能力较弱,日常生活中这些人很需要帮助。陈晓磐思考用“连心结”来帮助群众,共制作设计精美的警民“连心结”1000多个,免费发放到群众手中。从此有啥困难或问题需要帮助时,可以电话联系;没有电话的孤寡残疾户,可以把“连心结”挂在大门口显眼的地方,村巡访队会不定期重点巡逻。陈晓磐只要得到信息就会主动登门,为群众解决了不少困难。今年3月23日晚11时许,孕妇郭爱霞突然出现临产征兆,丈夫袁志刚和父亲春节后均外出务工,身患多种疾病的婆婆连走路都困难。这下可急坏了婆媳俩,万般无奈之下拨打了“连心结”上的电话。陈晓磐和村干部赶忙找车,连夜把郭爱霞送进县妇幼保健院。第二天上午,一个可爱的小生命降生,母子平安。有个叫“农民工”的网友在《漯河平安网》上留言说:“我家要是在该村该多好啊,不用再为家中的父母担心啦,大袁村的农民工真幸运!”

  针对全村近三千亩耕地少井缺电的焦点问题,陈晓磐经多方协调,获得了六眼免费机井和一百万元地埋电线建设的拨付。他针对村里剩余劳动力多和出售农副产品难的现状,协调县农行,采取小额贷款和入股等方式筹集资金五十多万元,注册成立了村办农贸购销公司,按照公司加农户的方式运行,有效解决村里的发展大计。

  根据院里要求,要充分认识在当前形势下开展向陈晓磐同志学习活动的重要意义,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抓好落实。要紧紧抓住“三大建设”的关键所在,在和谐警民关系建设上做文章,在执法规范化建设上下功夫,在警务信息化建设上求突破,全面提高公安队伍的整体战斗力水平,为实现临颍快速发展,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不断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责任编辑:刘赞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