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在的灵宝法院是三门峡市案件最多的基层法院,作为法院审管办负责人,在紧张的工作中我一直引为自豪的是科室中三个能干的年轻人,总能将科室对口的统计、审批结案等管理工作与我分工承担、相互配合,办理得井井有条,再加上自己平时要求也严,工作进展一直很顺利。
可事情不会永远一帆风顺, 7月初,我科的一名干警请假两个月。由他负责的流程结案审批、审委会讨论案件记录等工作必须由别人分担,由于院内人员紧张,考虑再三,我只有在承担评查案件及全面负责文件把关的基础上将这些工作一肩挑了。
8月4日,20件案件申请报批,自己调用纠错软件,加上十五年办案经验,对常规结案审批做起来倒是轻车熟路。这样的紧张工作中过了一周,倒也没有发生什么疏漏,对缺乏纸质回证的案件申请就给他挂在网上,自己还时不时地在微信上发出提醒信息,贯彻好自己平时所要求的“服务一线”审管工作理念。临近数据截止日,全院每天提交申请的案件源源不断,并且都挤在数据截止日前的几天,加上纸质回证与流程申请顺序混乱,逐个案件排查了一遍又一遍,还是不能与网上申请相对应,这时自己也有些急了。不断发出短信,还上网发出微信、语音督促,可是收效甚微。偏偏在这个时候,院领导通知按时召开审委会,必须我代替请假的同志去做好记录,我的天啊,网上挂着一片案件,桌上摊着找不到对应关系的纸质回证,我正在忙啊,可会议也耽误不得。没法,只有扔下审批工作,取出记录本,准时出现在会场,看着一线同志抱着厚厚的卷宗、洋洋万言六七十页的案情报告、想想当年自己办案的辛苦过程,算了吧,大不了自己晚上再加班审批结案吧。轮到最后一名同志汇报完毕,已经是晚上七点了......匆匆吃点便饭,利用晚上,终于在数据截止日前将有回证的案件审批完毕,退回去有问题的打电话联系进行了纠正,但是最终还有两个不但案件有问题,承办人还联系不通。我想,等他提交时再说。
第二天上班,是数据截止日和统计报表日,我打开电脑,网上没有了申请信息,我想,这个月可算是在紧紧张张中过去了,10点,一阵急促的敲门打断了我的思绪,来的是基层中心法庭的一名庭长,劈头就质问“卫主任,我庭的一个案件为什么没有批结案,有什么问题?这直接影响到我庭本月的考核。”“退回的每个案件我都有详细的批语,你们难道没有看?”细问之下才明白,昨晚加班,退回的案件电话联系不通的就有他们一件,当时他手机没有电,没有沟通和修改,错过了结案日期。“那只有等下个月了”听完我的解释,他略显不高兴,离开了。
从此,我详细审批每个案件之余,自己给自己定下规矩:退回案件,凡是电话联系不通的,就给承办人和庭长都发去提醒短信,促使两日内改正。尽量将沟通不畅造成的工作误会降低为零。自那以后,同志之间的误会少了,相互配合、磨合到位后,案件审批等工作也显得得心应手了。
由此我也有许多感触:
一是基层单位对待工作的责任心强、干劲足、荣誉感更强。由于量化考核、月总结奖励等机制的作用,在各个部门之间形成了“比工作、比业绩、争先进”的氛围,每个案件在考核中份量很大,使得庭长对他们庭室的个案非常重视,生怕影响了考核成绩。其实就是考核激发了法官对每个案件的事实关、法律关、当事人满意关等等指标的重视,也是考核指标发挥了办案效果的正能量导向作用。
二是单位的部门负责人要在一线拿得起、放得下,关键时候要能顶上去。虽说是部门领导,但是和同志们相比,只是工作分工不同罢了,平时对科室岗位职责、工作细节必须相互了解、互相支持,甚至要达到轮岗、顶岗不会导致对应工作掉链子、退后腿。就拿这次的审批案件、会议记录来说,记录是熟路子,自不在话下。但案件结案的流程审批是近一两年才设立的岗位,是新生事物,表面要求是对案件从程序到实体再到法律文书、超审限等等方面进行把关,不合格的退回,实际上,我进入角色后感受却大不一样,发现认真审批时,涉及到每个案件的全部法律过程,包括程序和实体乃至文书把关等,个案问题发现后还要及时与承办人沟通、纠错,对沟通不畅的矛盾如何处理处理、并适时调动人员的积极性等多个方面。我想,部门负责人必须时刻做好顶岗的准备,面对任何困难和考验都不能说“不”,要经得起考验。
三是部门负责人要沉下身子,多接地气,不能坐在办公室遥控指挥。作为管理部门负责人,平时接触最多的就是上传下达的各类文件并布置落实工作和上报,签字、把关成为主要工作,对下面工作具体怎么做则很少研究。这次真正到一线后,遇到问题,头上开始冒冷汗,有些还真没有接触过,我想,要把一线工作做好,并不是说说那么简单:首先没有办案经验不行,你就看不出程序、实体错误发生在什么地方和出现问题的原因。其次是对工作不会统筹安排不行,眉毛胡子一把抓,等你签字、把关、批案、记录等任务一股脑拥了过来,必须头脑冷静、沉下来、逐个安排好、干好。第三是经验靠积累,还要善于总结,我对审批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进行归类、分析、发出通报,这样同志们注意到了,我审批也轻松了。
临近8月末,请假的同志就快回来了,我在一线的日子也快到头了,回头想想,自己还十分留恋这些实实在在的日子。暗自下定决心,今后无论工作多忙,一定要抽出一定时间到一线工作岗位体验、学习、总结,用第一手资料和经验指导和安排好本科室的任务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