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工作动态
一名普通法官的和谐中国梦
作者:赵聪玲  发布时间:2013-08-05 15:52:27 打印 字号: | |
  每个人都是造梦者,我时常问自己,我是否还有梦,我还有着什么样的梦。

  作为基层法院的一名法官,我没有太高的奢求,我的愿望就是每天上班的时候,看到和谐的人们从法院大门前走过,而不是将争吵和纷争带进法院;我不想看到更多的夫妻谈及分离,不想看到白发苍苍的老人因为一餐一宿状告儿女,更不想看到车轮下的悲剧继续发生。

  我希望各类纠纷减少到最低限,让法院不再成为纷争的落脚点;我希望法官不再因为一个家庭的分离,一些老人低垂的眼泪和一条条鲜活生命的离去而揪心,不再因为办案中冷冷的语言让百姓流淌委屈的泪水。

  常言道:心宽一寸,路宽一丈,如果人们能放下心中的积怨多站在对方的角度想想,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就会减少。我愿意从根本上化解矛盾,化解人们内心的坚冰,让人们化干戈为玉帛,最大限度地减少昔日夫妻或者朋友对峙公堂的尴尬,让他们的矛盾不再进一步激化。这就是我,一个普通法官的和谐中国梦。

  我无时无刻不在践行着这个梦。每当接触到那些遭遇不同,际遇迥异的当事人时,我多想让法律成为春天的雨,浇灌他们因怨恨而几乎干涸的心灵。尽心尽力的回应当事人诉求是我每天要酝酿许多的话语,我愿每一次释明都会让他们感到司法的关怀,当看到纷争在我的一颦一笑间溅落,我的心会在那一刻感到喜悦。

但是,对于一个合格的法官来说,仅有一颗平常心、同情心是不够的,因为法官毕竟不是慈善家,法官肩负着一种特殊使命,那就是始终坚持公平正义,我想让百姓在跨进法院大门的第一步就能感受到司法的公正,让每一个百姓感觉到公正就在自己身边,法官们会播撒一缕暖暖的骄阳照耀着他们迷茫的心田。

  当中国梦成为我们广为流传的口头阐时,我不能更高层次的去理解中国梦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梦,作为司法工作者,我把急群众所急,想群众之所想,时刻把群众的困难当成自己的困难,把群众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尽心尽力,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作为我,一个司法工作者的最高梦想!

  面对纷乱袭扰的世事,司法始终以其中立、客观、公正的姿态,调节规整着社会秩序,法官们思考事人的合法权益如何得到维护,只因为人民的利益始终放在我们心中。

  多少个日夜寝食难安,只为查清事实,多少个夜晚辗转难眠,只为维护正义,事无巨细,只要事关百姓我们都责无旁贷,我们始终站在审判第一线。

  在依法治国的今天,我觉得中国梦首先必须是法治梦,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法治梦是中国梦的坚强保障和动力,更是我们每一个法官必须去努力实现的梦想。要想百姓能过上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生活,就必须靠我们全体法官来共筑法治梦。

  每当法官被迫一次次面对现实的不理解和一些想当然的言辞,我常常想作为法官该何去何从。每个法官都有自己的梦想,法治和谐的实现不能靠幻想,不能停留在书本上的呼喊和宣言,作为新时代的法官,有必要时常重温当年跨进法院大门时在心里许下的豪情壮志和誓言,尽管我们在践行法律的时候会听到不同的声音存在,有些声音犹如一颗颗图钉扎进我们的心中,但无论怎样,我们是法律的使者,我们都要坚守、坚定、坚持,继续把法官的普天下皆和谐的梦做下去,不断地垒起法治的大厦,这也是时代交给我们的梦。

  法院作为国家的审判机关,是法律实现的最终环节,是社会公正和人民权益受到保护的最后一道屏障,法官的执法必须有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能办案,会办案”并不是法官能力的全部,更重要的是“为谁办案,如何办案”,法官办案是以理服人,不是以力服人,我们的梦是为了“公正、廉洁、为民”,我们的坚持是为了心中对法院事业共同的爱,为了这份梦,我们兢兢业业,无怨无悔,为了这份梦,我们永远牵手,风雨同舟,因为渴望和谐,所以执着,因为热爱,所以坚持。

  “忠诚司法事业,保证司法公正,确保司法廉洁,坚持司法为民,维护司法形象”,这是我们法官共同的梦,我们紧握手中正义的砝码,只为让正义的天平保持精准,在善与恶、正与邪的较量中,诠释着人间的正道沧桑,实现华夏民族的和谐中国梦!

.
责任编辑:刘赞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