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院文化 > 文化生活
案件寥寥 庭长给我布置了筹资买车和发表宣传稿件的任务
作者:刘赞芳  发布时间:2013-07-05 10:17:12 打印 字号: | |
  4月21日 阴

  法庭的修整还没有结束,但粉刷一新的墙壁和因垃圾被清除走而显得干净许多的小院看来爽心了不少。

  案件的确不多。礼拜一和礼拜二紧张,到礼拜三以后,就门庭落雀了。没有事情做,因暂时没有办公的地方也不能带些书来看,无聊的时刻我掂起了修剪花木的大剪刀,仔细的修剪了小院中央的黄扬树——小院中央的圆形花池其实在院子中央显得有些大了,但相对来说却使这个坐落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法庭显得有些生气,花池由这些正长新叶的黄扬树围着,但黄扬树显然好久没修了,有些参差不齐。一阵“咔咔咔”的修剪声清晰的在院子里响过之后,我欣赏了一下自己的作品——毕竟不是园丁花匠,修出来的虽然齐了些,但看着总觉得哪里有些别扭。

  法庭的人员配备是这样的,一名庭长,一名审判员,两名书记员。作为唯一的审判员,开庭的任务理所当然的交给了我。依然是9点开庭,依然是一起人身损害赔偿案,这个全市最贫穷的乡,打架的多。离婚的多。这是我到法庭10多天来总结出来的。邻里之间或者乡里乡亲的为了一点点的小事,动不动就打伤人,本来就穷,打伤了还要赔,这些人是不是太闲了。今天参加庭审的两个人,说着说着就互相漫骂起来,全不顾我们厉声的阻止,拿出那架势,跟要打架使的。最后我不得不警告:“从现在开始,谁再骂人就拘留谁!”

  休庭了,一方在看笔录,另一方又开始自言自语说些难听的话,另一方不甘示弱,又接上火了。“来来来,你出来。”我把那个等着看笔录的叫到外边,呵斥了一番,然后又给他讲道理:“法庭是说理的地方,也是个严肃的场合,跟你在自己家不一样,有话好好说,要按套数来,如果你们骂到底能解决问题也可 以……”直到书记员喊他签字,他总算安静下来。没想到,这边刚消停,那边签完字的一个又开始“攻卒”,我只有如法炮制,把那个叫出来,“软硬兼施”教育了一番,就打发他先走了。

  当事人走后,庭长跟我谈起工作方面的事情,一个是想集资买辆车的问题,让我筹资一万元。说实话,我觉得买车是好事,一方面办案方便,另一方面我们上下班不用再坐公交车,每天可省去4元的路费。我和爱人积攒这么些年,也没攒下多少钱,如果仅仅是买车用一万,还凑合着够,可就点有限的积蓄,我如今还真不敢轻易答应——父亲的病需要花钱,哥哥仅凭着开出租车有些收入,昨天我们一起到医院给父亲输血,700多元已经出去了,以后要花多少我心里一点底也没有……斟酌再三,我只有将实情告诉庭长。还有一件事是今年的宣传报道任务:庭长说:“咱庭刚刚审结了一件因恋爱不成引发的纠纷,比较特别,你把这个写一下,想办法发出来,发到咱们这里的晚报上就可以了。”“要发咱就上省级,上晚报档次太低吧?”我开玩笑说。“另外我这里还有另一个我写好的初稿,你拿去看看,再让你家的笔杆子给推敲推敲。”

  我家的笔杆子因为小有名气,我也不好推辞,只有接住了。说起这事情还有些意思,我曾经有几篇报道和调研文章在省级报刊上发过,有不太了解我的人在我面前言辞闪烁的说那些个东东是我家的笔杆子写的。也许女法官的老公也能成为法律专业人士说不定呢。

  领了任务,又跟其他两名书记员交换了一下工作安排时间,看来下午也没有需要接待的当事人,眼看着天要下大雨,又惦记着中午孩子没人照顾,庭长就特准我先走了:“你先走吧,下午在家把那两篇稿子考虑考虑。”眼看着11点40了,最快也要12点15分到家,我慌忙出了法庭……

  写完稿子,想睡会觉,又想看看法治论坛有没有新帖子,一上来就看到贤芳大叔催我写手记的帖子,还真没新东西写,就拿这个凑合了……
责任编辑:刘赞芳